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干货分享】学导演的为啥要排小品?

作者: SPARKER一格表演教育     发布时间:2016-09-07     阅读数:3982

转自知乎问答《导演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小品》最高票答案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777825/answer/45622885(原文有改动)

原文作者:阿聪师哥  (SPE一格戏剧导演课程主讲/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


先简单的来说下我的个人经历,题主就会明白这个答案对我的意义。

我成长在北方边境的一座小城,高中期间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了DV电影社团,社团越做越大,拍了两年的网络短片,为的就是少年心中的电影梦。现在看这种经历好像也不算什么,但重点那时是在08、09年,那时还没有各种网大网剧,优酷网上一个叫『原创DV频道』的地方几乎汇聚了全国搞原创DV电影的,其中包括了我们。其实我们拍的很烂,应该说大家普遍拍都比较烂..直到优酷后来出了一个叫十一度青春系列之《老男孩》的电影,打那之后DV电影就成了一个历史词了...好像扯远了点。

201609061473113429257170.jpg

(当时跟我的小伙伴们后来有的也和我一样选择了艺考,而大多数都已经断了联系。右边客串矿工的是我......)

10年,因为我们社团的一个片子获得了一个叫『中国校园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奖杯图片找不着了其实是个坑爹组委办的)我来到北京,认识了两个电影学院的师哥,那是我才知道原来有一个东西叫『艺考』...于是奔向了艺考大军队列...然而,同年我只考了电影学院,落榜失败,后来总结因为是太不稳重,专业学的也不扎实。11年复读重考,并于同年报考了上戏,中戏,传媒大学,最终被上戏的导演系戏剧影视导演录取。

至此,我说这么一长一段,只是想告诉你在上大学前我对电影的热爱与偏执——我在家乡拍东西被无数人耻笑,瞧不起,觉着怪异;我的父母顶着无数次老师的警告周边朋友们‘这孩子不务正业’的提醒;我住过北京的地下室,偷着蹭过电影学院的公开课,我还因为一次拍片从楼上摔下来差点小命拜拜...可相比很多人,我的很多艺考朋友,我是非常非常幸运的,因为最终我还是进了一所艺术名校,读了我热衷的导演专业。我还记得我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在校内写的状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但是----

入学就傻眼了啊!!!!!!怎么这学校在到处演戏啊!!!怎么大多数都是话剧剧组啊!!!怎么导演系的师哥师姐天天就是排练啊!!!说好的戏剧影视导演呢!!!影视导演呢!!!!啥?戏剧学院?戏剧是啥?我完全不懂啥是戏剧啊!!!

唯一觉着学校的校园环境倒是很好的——

201609061473114044208977.jpg

(第一次全班出晨功,手机丢了好几个,但这张照片保存到了现在)

对,我们导演专业大一出晨功的!!!!而且还要每天早晨背校训!!!!完全是传统要求。。。

然后就开始了痛苦的第一学期——大一一整年级的表演课!简单而言,就是各种编排小品,最开始我真的是拒绝的,我还跟我的班主任在课堂顶嘴说就是喜欢电影balabalaba,班主任说那你退学去考电影学院啊balabala...(一万点伤害)可我的班主任是很好的老师,虽然她很严厉,上来一阵跟爆裂鼓手那老师似的…她对我说过一句话——

  『你一个十分钟的小品都排不好演不好你拍什么电影!』


可以说,在大一上学期我一直纠结徘徊于我的定位上。 201609061473114261850757.jpg

后来到了第二学期大一下,教学任务是小说改片段,自己选小说,自己改编剧本,自己导演,自己表演,同时演别人的。

在这个阶段我才发现了表演对导演的重大意义!我改编的小说是余华的《活着》,片段是在小说里很小的两页—福贵和春生被抓去当壮丁和老兵老全在战场上等共军来收编他们的故事。坦率说,我选这段是因为我很喜欢张艺谋《活着》这段的处理。我不否认有抄袭和借鉴的因素,所以我当时做这个小品的思路是很电影的,来看看我在教室的搭景….

201609061473114370402705.jpg

当时每次回课前光搭景就要一个小时啊!!!天天就是穿着军服在校园穿梭啊!!!不过好在戏剧学院里这种现象并不怪异,经常有古装少年和民国少女在电梯里碰见的画面...可惜这个小品排演的效果并不是那么成功,因为当时的我还是按照做影视的导演思维去排一个戏剧,这是错误的。我会给一个十五分钟片段写七八页A4纸台词表明人物的各种心情,回课后我的老师对我说:

  『你整这么多台词有啥用,干在那说台词有啥意思,谁乐意看!』

我没明白。

老师时继续说:『你要表现人物害怕,你就直接让他走,他要不想听这个电台(道具)信息,就做抢电台要砸的动作,两个人没有语言交流,完全也能看明白啊!』

这就是戏剧的行动性。也是表演的『组织行动』。这对基础表演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虽然我现在都在尝试搞清楚戏剧导演和影视导演的思维联系,但正是因为大一下那一个小品,告诉了我作为一个导演如何有效指导表演,组织人物行动。这一下让我感觉我入了门。

戏剧挺有意思啊,我一下好像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国外的导演们都在强调『戏剧』与『表演』,比如李安,比如伍迪.艾伦。后来也逐渐得知,全世界的算还不错的艺术大学导演课程里,表演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课。甚至当时艺考的同学考入电影学院摄影系,告诉我他们也有表演课还有汇报时表示很头疼,我会会心一笑~

  

然后到了大二,一整年的导演元素,我们分为事件小品,音乐音响小品,物件小品,画面小品,四个部分。所有小品都要我们来自己编故事,自己导,自己找演员并自己给别人演。这一年真是过的非常非常开心!!!因为可以自己创作了啊 !

创作的快感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是最重要的,无论是戏剧还是影视。帖个我大二的小品剧照,现在看也是很有意思~

201609061473115050494709.jpg

(以上演员全部来自我同班同学)

这一年呢,我明白了戏剧性对导演的重要性。  

这里举个例子,姜文这不是你们的神吗!《鬼子来了》——开场,马大三被神秘人敲门,打破。这就是典型的戏剧思维啊!!!!然后这个逻辑被运用在《让子弹飞》,唱着歌,吃着火锅,就被麻匪给抢了!人物,在什么情景下,发生事件,形成任务,解决。都不用多举例,这样的戏剧公式分分钟有无数电影都是这样设定的。

那么又有文艺青年问了,《太阳照常升起呢》《一步之遥》呢!呵呵,以为这些和戏剧没关系嘛?这不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吗!!!!不就是戏剧里的风格化吗!!不就是我们现在大三,目前做的事情吗!!!!而这些风格流派,你研究下来发现,压根就不是电影,也不是戏剧,而是文学啊!而是绘画啊!而是音乐啊!所以艺术到头来就是一码事啊...  


而看到这里,很多朋友要问了,你说了半天还是关于导演啊,和题主问的表演有啥关系??

好,我的回答是,没有表演,没有丰富大量的表演实践,这些编剧和导演思维根本没法形成,或者说,压根就无法形成。

你只有先把一个小品演好,最无聊的三一律的家庭客厅戏,你才懂得什么是人物。然后你开始自己编小品,你通过表演才知道,哪里是重要的哪里是不重要的,你懂了编剧的工作重心。然后你开始看莎士比亚,开始看经典电影,知道了剧本结构,知道了导演处理风格手段……这些东西没有表演来作为终端实践是没有办法证明的。

要知道,对于一个『作品的形成』来讲,表演真的最为灵活、直接、并且方便可操作。

大三的尾巴做了一个大戏,在学校公演后,也在市场小剧场演出了,了无遗憾。

201609061473115601325077.jpg

(依旧是,所有演员全部是导演系的同学)


似乎,每天学戏剧,排练,表演,被外人说成‘表导’专业,似乎我离电影越来越远了。

可实际上,我知道我离电影越来越近了,我仍然觉着自己学的非常非常不够。其实我相信,也许等你到了大三,你也能完全回答你自己提的这个问题,但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是重点。

我不但非常幸运进了戏剧学院,也非常幸运有了一个鞭策我的好老师,还幸运我有一群乐于探索实践的大学伙伴。因为这些我的心态一直保持的还不错。可是我看过太多,太多,太多,最初和我一样怀着影视兴趣,到了大学发现所学和心理目标有落差,然后就放任自己的人。他们的失落和不平衡会让他们越走越远,越来越失去信心,越来越迷茫。太多太多的人是这样了。


  其实就是心气儿问题。

  其实就是放不开自己的问题。

  其实就是身上有包袱的问题。

  我明白这些,因为一度时间我也是这样的人。

  我觉着作为导演专业每天去排练做演员太傻了,

  我觉着不去剧组不让我碰摄影机天天在排练场太浪费时间了,

  我觉着身边人提个库斯图里卡都没多少人知道但是大家都知道莎士比亚太怪了。

  而回头发现,那只是我没有放平心态,只是我咎由自取。

  只是因为我很狭隘。


最后我特别想说,通向电影的路有无数种,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方式,既然你有了专业课,有了这样一个条件,那么就是你自己方式的把握了,或好或坏,吸取多少,那是你的路。但是,认真和同学排练,别逃课,好好听老师讲评。这些都是有益无害的。


学表演,排小品,对导演没啥坏处。除非你没好好学,也没好好排。

记住,导演这两个字,原始和永恒的意义,就是指导表演。

你说剧本有编剧,表演有演员,摄影录音有工作人员,我就喊个action——


  可惜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导演。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