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主页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广西南宁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2021年高考本科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官方网站    更新时间:2023-03-29 15:02:19

学校简介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创建于2002年4月,原名为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院,200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独立学院),2006年3月,教育部同意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学校的办学定位为:充分利用学校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核心区域的区位优势及其依托的广西民族大学已经形成的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办学特色和优势,立足广西、背靠西南华南、面向东南亚,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力争把学校办成在广西和东南亚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试点院校、广西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广西第二批动漫人才培养基地、广西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创作培训基地、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南宁市动漫人才培养基地、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西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院校、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设有三个校区,其中相思湖校区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鹏飞路北段1号,已经建成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拥有多媒体教室76个、多媒体数字语言实验室15个、计算机公共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54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8个,教学仪器设备6401万元,教学用计算机1471台,图书馆藏书91.78万册,另有电子图书61万册,学校体育场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武鸣校区位于南宁市武鸣区南宁教育园区内,占地面积468亩,各项建设正在推进中。七坡林场校区位于南宁市江南区友谊路营盘站南侧,建设用地2000亩。七坡林场校区建成后,学校整体搬迁到七坡林场校区办学。



学校现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理工学院、商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有来自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日制在校生11586人。


经过18年发展,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37个本科专业,逐渐形成了5个学科专业群:经济与贸易类学科专业集群(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税收学、法学)、管理类学科专业集群(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艺术类学科专业集群(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语言文学类学科专业集群(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商务英语、英语、越南语、泰国语、印度尼西亚语)、信息工程类学科专业集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安全工程)。其中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及课程建设一体化”建设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印尼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税收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国际经贸类入选广西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发展首批试点专业群。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在广西招生的美术、播音、体育、文科类第一次投档录取分数位居全区8所独立学院第一位。2020级学生报到率95.46%,2020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5%。


学校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热心高等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750人,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175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330人。1人入选“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19人入选自治区级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近年来学校专任教师获国家级科研立项2项,省部级科研立项 90项,厅级科研立项117项,出版专著(含教材)39部,发表论文1000多篇。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级期刊论文一等奖1项、广西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2等奖4项、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2项。在全区8所独立学院当中,成为第一个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个获得全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一个获得全区大学生“互联网+”大赛金奖、第一个对等招收留学生的院校。


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学校与英、法、日、美、泰、越、印尼、马来等8个国家和台湾1个地区共29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双方互访频繁。学校分别在泰国王权集团(KING POWER)建立海外(泰国)实习基地促进学生海外就业、在印尼丹戎布拉大学孔子学院建立海外(印尼)教育实习基地并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财务管理、税收学、东南亚国家语言等19个专业中实行 “3+1”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3年国内学习+1年语言对象国学习)。每年出国(境)学习实习学生300余人。办学17年来,累计输送近7500名学生出国(境)开展各类项目的交流学习和实习。除合作高校外,多国组织和相关单位如泰国驻南宁总领事馆、美国驻华大使馆、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美国纽约华人侨团联合会、老挝中央宣传部、越南中央组织部、越南音乐家协会、韩国影像都市株式会社和泰国索邦教育公司等纷纷来访、积极推进各种文化交流。2018年1月22日,我校获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招收国外学生,现已招收泰国和印尼高校31名留学生并开设了汉语专业课程和中华文化课程学习。


创新创业教育走在全区高校前列。搭建了校企合作、创客空间、孵化基地、扶贫体系、文化展示五大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创新创业课+素质拓展课”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2018年以来,学生先后参加第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自治区区赛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15枚,国赛铜牌1枚。


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自2017年来,已连续二年承担3期自治区党校、19期百色干部学院举办的越南地方党政干部培训班课堂翻译和生活翻译。2019年5月18日,承办了广西文联“523送欢乐下基层志愿服务进校园中国越南歌手联欢演唱会”,依托非通用语教学优势,组织学生连续15年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峰会志愿者服务,派师生参加“苏迪曼” 杯羽毛球赛等国际、国内顶尖赛事的裁判。组织2018名女生参加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群众文艺表演,得到了中央代表团、自治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在社会服务中成绩突出,获得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赛艇与龙舟运动优秀院校、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第三届广西“互联网+”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创青春”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全民建设操舞大赛总决赛推广领导奖等集体奖项。学校承办了广西文联“523送欢乐下基层志愿服务进校园中国越南歌手联欢演唱会”,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暨投资峰会的志愿者达800多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8人,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志愿者93人,2010广州亚运会志愿者6人,均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在2010年和2012年“大地飞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我校300名学生参加了11个节目的伴舞、伴唱;派出2018名女生参加2018年广西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群众性文艺演出4个节目,上述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为我校带来了良好的声誉。


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各类比赛奖项200多项,其中学生制作的课件获得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理科组三等奖;学生参加2018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智欣联创杯”国际贸易竞赛一等奖、2014年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总决赛并获得全国特等奖;参加第六届(2015)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全国现场总决赛获得一等奖;2013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越南语演讲大赛获四年级组一等奖、2017年中国高校泰语演讲及技能大赛第二名、2018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微电影作品《Knowledge makes life》入围第二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暨第十六届原创影片大赛剧情片单元,是广西仅有的两部作品之一;播音专业学生获得第十六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三等奖,是广西高校参加此项比赛获得的最高奖项。艺术专业学生作品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佳作奖;在2010年、2011年、2012、2013、2020年中国-东盟形象大使大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了5个冠军、2个亚军和20多个单项奖的好成绩;在2010—2020年广西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2个,集体组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专业教师组一等奖2个;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广西区二等奖1个;在广西“书香校园 阅读圆梦”系列诵读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学校龙舟队在各项国际比赛中获得了4个团体总分第一名、1个团体总分第二名、9个单项冠军、9个单项亚军的佳绩;学校啦啦操队荣获2010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暨全国啦啦操冠军赛爵士舞蹈四级组第一名及大学花球舞蹈五级组第一名、“2012年‘全民健身操等级规定动作’轻器械健身操三级项目(普通院校组)”一等奖、“轻器械健身操四级项目”特等奖以及“轻器械健身操四级项目(普通院校组)”第一名等优异成绩。


学校秉持“崇德尚学,励志敦行”的校训,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本科人才。18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了17500名急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其中15750多人获得学士学位,获学位率为90%以上;有3200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有100多名学生获得区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有20个班集体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班级称号。近年来,有330多名同学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国马赛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在奔赴祖国各地和社会各行各业的毕业生中,亦涌现出了一批年轻有为、成果显著、富有潜力的校友。


专业介绍


环境设计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高等艺术学校从事环境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史、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制图、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建筑及环境设计调研方法、数字化环境设计及建筑环境设计相关软件等基础、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学、造型基础、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世界建筑及环境设计发展史等相关课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环境设计专业方向,外出参观学习,外出现场授课,进行从项目策划、设计、施工图纸设计、材料和施工工艺设计、完成设计报告书等实战课题及“3+1”教学模式(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训)。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可在各级政府规划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院、装潢公司、建筑规划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室内外环境设计、创作、规划、管理工作,并能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 ( 印刷 ) 媒体和现代 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 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设计史、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数字插画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VⅠ设计、民族图形应用与设计、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数字界面交互设计(UI)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项目、专业采风、专业实习、专业展会参观考察、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阐述。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可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大型网站等媒体单位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美术编辑;在企事业单位的策划部门担任项目策划、平面设计、展示设计等。在高等院校、培训中心从事教育工作。


产品设计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产品设计开发、应用与研究等知识和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具备创新研发、产品实现、自主创业等能力,能从事以创新、高端为重点的产品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三大构成、效果图表现技法、工程制图、造型基础、包装结构设计、电脑设计软件(PS、CD、3DMAX、犀牛等)、模型制作与工艺、3D打印、产品设计实训模块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采风、专业实习、专题实训、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及“3+1”教学模式(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训)。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各类设计公司、研究机构、包装公司、广告公司、出版社、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的设计管理、设计开发、设计表现、设计推广、设计调研、设计教学等。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和时装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设计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与应用研究型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服装设计元素、服装电脑效果图、印染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与制作、立体裁剪、中外服装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采风、专业实习、专业展会参观考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及“3+1”教学模式(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训)。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在服装行业,从事服装设计与开发、服装生产工艺设计、服装打板、服装推板、服装生产工艺单编写、样衣制作、服装生产管理等工作。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影视创作和新媒体艺术创作方向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能够掌握影视特效创作、影视作品创作、动画短片创作、网络视频制作等技能,同时具有新媒体创作能力的传播人才,能够掌握互联网产品开设计、网络交互设计制作及相关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着重培养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设计、管理、研究,并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媒体概论、摄像与布光、影视特效制作(After Effects)、非线性剪辑(premiere )、影视短片创作、动画短片创作、电视栏目包装、影视后期调色、数字图像处理(PS+AI)、UI设计、网页设计、互动多媒体设计(H5)、CG数字插画设计、数字绘本创作、虚拟现实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采风、专业实习、 专业展会参观考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及“3+1” 教学模式(3年校内学习 +1年企业实训)。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可在电视台、广告公司、 影视制作公司、新闻媒体、报社杂志期刊社、出版社、文化宣传部门和其他有关事业单位,从事摄影摄像、 影视后期编辑与制作、栏目策划与制作、美术编辑、动画制作等工作;可在各大门户网站、移动终端平台、文化传媒公司,从事网站网页设计、APP界面交互设计、互动多媒体设计(H5)、新媒体平台设计推广等工作;可在动画制作公司、游戏开发制作公司,从事游戏原画设计、游戏人物造型、 游戏场景设计与制作、动画设计与制作等工作。


动画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创作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动画概论、构成基础、动画发展史、影视原理、动画运动规律、分镜头脚本设计、原画设计、摄影基础、动画剧本创作、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漫画创作、网页设计、CG数字插画设计、二维动画短片制作、三维动画短片制作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采风、专业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3+1”教学模式(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训)。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可从事动画的原画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道具设计、动作设计,以及动画后期合成等工作;从事影视广告、摄影,项目策划等工作;从事网站建设,网站美工设计、网站flash动画设计、多媒体软件设计等工作;从事建筑动画设计,虚拟空间设计,气象变化演示等工作;在高等院校、培训中心从事教育工作。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较熟练的外语能力和扎实的文学基础,有过硬的汉语基础知识和流畅的普通话表达能力,能够掌握现代电子媒体技术,有一定的表演经验,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近代学、电视节目制作、摄影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中国戏曲、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于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可到大中专院校、影视部门、文艺团体、大型企业、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录音、节目主持、文艺表演、新闻采写、活动策划、宣传策划和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等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党和国家宣传政策法规,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或其它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传播学、传媒艺术概论、播音与主持、电视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中国戏曲、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色彩学、摄影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可在各级广播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记者、策划、节目编导、摄像、编辑、撰稿、后期制作、剪辑、灯光、场记、制片人等工作。


招生计划

微信图片_20201224200648.png


报名要求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具备报名资格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健康。


(二)下列人员不能报考

1、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学校在校生;


2、被高等学校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不满一年者(从被处分之日起,到报名开始之日止);


3、因触犯刑律而被追诉或正在服刑者。


(三)专业基本要求

1、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专业:无色盲、色弱、夜盲。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音器官无疾病,无色盲、色弱、夜盲;五官端正,身材匀称,普通话标准。

符合条件的考生,到当地招生办报名参加各省(区)的艺术类高考。


(四)成绩要求

1.文化成绩

达到2021年全国普通高考文化录取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如线上生源不足,经所在省份招生考试部门批准,可适当降低文化成绩录取。


2.艺术成绩

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统考的专业,考生艺术成绩必须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统考专业合格分数线;

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不组织统考的专业,艺术考生必须参加我校单独组织的校考并获得我校组织的校考合格证。


(五)录取原则

根据各省教育考试部门印发的文件执行。

1.采取综合分投档的专业:文化成绩和艺术统考成绩双上线后,按照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录取。如果综合分相同,按照艺术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如果综合分、艺术成绩相同,按照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2.不采取综合分投档且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统考的专业:考生文化成绩和艺术成绩双上线后,按照考生艺术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如果艺术成绩相同,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3.不采取综合分投档且没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统考的专业:考生文化成绩上线并取得我校单独组织校考的合格证后,按照考生在我校参加校考的校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要想考得好,刷题不能少!「开通超级会员」艺考真题!

立即开通会员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